导航: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甘肃高考 >> 文章正文
 
2009年甘肃高考报名工作问答
整理自:甘肃省招生办 2008-12-17 12:29:33

1、高考报名的时间和地点?

  高考报名时间为2009年1月2日至1月10日,其中报考艺术类学校(专业)的考生报名时间为2008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

  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的考生,一律在户口所在县(市、区)报名。报名工作由县(市、区)招办统一管理,应届生由毕业学校持介绍信到所在县(区)招办集体报名;省内“三校生”(原称“三职生”)和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省招生的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可在学校所在地集体报名;往届生、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和现役军人等到户口所在县(区)招办报名。

2、高考报名时需要提供哪些证件和材料?

  考生报名必须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等材料,其中包括身份证(现役军人须持军官证或士兵证)、学历证明、学籍、户籍证明(户口簿)等证件。

  身份证包括一代身份证、二代身份证,如考生暂无身份证且无法在报名期间及时办理正式身份证的,可使用二代临时身份证,不能以户籍证明等其他证件或身份证复印件替代身份证。台湾省籍考生、外国侨民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考生,应使用规定的其他有效证件。同等学力考生必须有我省教育行政部门签发的毕(结、肆)业证。跨省、市、县借读的应届生,考生还需进一步提供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3、高考报名需要填哪些表格?

  考生报名时,应填写《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学籍审查登记表》、《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户籍、民族成分审查登记表》,另外具有考生特征项的(享受照顾政策)还应填写《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特征登记表》。同时,还要填写当地招办规定的相关表格。

4、高考报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考生报名必须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等材料,并根据各县(区)招生办时间安排参加数码照相。其中报考体育、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小语种、特殊教育及艺术等专业的考生还需办理“专业准考证”。

  参加国家命题的“ 3+X”科目考试(含民族试卷)的考生,每生须交纳报名考试费100元,电子档案制作费30元;参加外语听力考试的考生,还须交纳外语听力考试费20元;参加本省单独命题考试的三校生,每生须交纳报名考试费60元,电子档案制作费30元。此外,考生对报名政策、时间等有疑问时,请与户口所在地县级招生办联系。

5、为什么要认真核对《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

  考生报名登记表主要反映考生个人的基本情况,是建立考生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考试、录取、网上学籍电子注册和大学毕业证发放等问题。如:考生姓名错误,导致考生身份证和准考证姓名不一致,就不能参加考试;考生号和身份证号错误,尤其是艺术类考生,其术科成绩将不能带入录取库,直接影响录取。因此考生在填表时,须按填表说明要求,认真填写,认真核对县(区)招办打印出的考生报名登记表,重点核对身份证号、姓名、性别、科类和通讯地址等,尤其是打印出的字迹模糊不清时更需认真核对,认定无误后考生本人签字确认。

6、考生填写《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考试类型”栏。指全国统考、三校生两项。全国统考指参加3+文/理科综合、民考民、民考汉考试的考生。三校生指参加全省统考3+专业课综合考试的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的毕业生。

  ⑵“科类”栏。分为文史类、体育文、音乐文、美术文;理工类、体育理、音乐理、美术理八类。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报其中一类,三校生不填写此栏。

  ⑶“考生号”、“身份证号”、“邮政编码”栏。考生将自己的考生号、身份证号、邮政编码按左对齐(依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数字之间不允许有空格出现)填写在方格内。

  ⑷“学校代码”、“学校名称”栏。先填写毕业学校名称,然后从《招生通讯》中的《甘肃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名称代码表》查出该校的代码并填写在“学校代码”栏内。如查不到学校名称及代码时,只填写毕业学校的名称即可,往届生一律填写原毕业学校。

  ⑸“通知书邮寄地址”栏。应届考生一律填写毕业学校通讯地址,往届考生一律填写报名县(市、区)招办的通讯地址。此栏专为发放考生《录取通知书》设置,考生务必按要求准确填写。否则造成《录取通知书》投递错误,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⑹“外语语种”栏。设英、俄、日、德、法、西班牙六种外语。考生应根据自己所学的语种,选择其中一种语种填写。

  ⑺“考生类别”栏。考生户口是城镇的,应届生填城市应届,往届生填城市往届;户口是农村的,应届生填写农村应届,往届生填农村往届。

  ⑻“毕业类别”栏。分为普通中学、中等师范、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其他中等专业学校及中等学历教育毕业等六类。

  ⑼“专业、专项”栏。体育考生在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中选填一项。音乐类考生在声乐类、舞蹈模特类、作曲和数字音乐制作类、器乐类(包括键盘乐器、西洋弓弦乐器、西洋铜管乐器、西洋木管乐器、民族拉弦乐器、民族弹拨乐器、民族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及特性乐器)、影视广电类(包括影视戏剧文学、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表演)、空乘空保类、其他类中选填一项。

  ⑽“特殊考生名称”栏。设保送生、小语种、特殊教育(残障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

  ⑾“采用何种少数民族语种答卷”、“加试科目”栏。用本民族语种答卷的考生可在藏文、蒙文、哈文三种语言试卷中选择所学的一种民族语言填写,同时在加试科目栏中填写汉语文;报考民族院校(班)且用汉语文答卷的藏族考生,须填写加试藏语文。

  ⑿以上内容必须由考生自己填写并确认签字,对考生委托他人填写并进行报名信息确认而造成的信息错误,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⒀ “思想品德评语”栏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考生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审查填写。评语要求准确、简练。

  (14)“上一年度是否被普通高校录取”栏,往届生在对应的小方格选择打“√”。

7、填写《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特征登记表》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考生特征就是“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在录取时享受加分投档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考生特征表是考生享受照顾的依据,因此,考生向县招办领取表格后要认真填写。如果考生特征有多项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项填写,并按考生特征申请办理的规定程序和办法,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并按规定的时间上交县级招办,过期无效。

8、高考科目有哪些?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采取国家命题的“3+X”科目考试和“三校生”本省命题的单独考试。“3+X”科目考试:理工类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文史类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收“三校生”考语文、数学、英语、专业课综合,其中专业课综合由省教育厅职成处单独组织考试。

9、怎样选择报考科类?

  普通高校招生报考科类分为理工类、文史类、体育(理/文)类、音乐(理/文)类、美术(理/文)类。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报其中一类。其中报考体育(理)、音乐(理)、美术(理)的考试科目与理工类相同,报考体育(文)、音乐(文)、美术(文)的考试科目与文史类相同。报考体育(理/文)类、音乐(理/文)类、美术(理/文)类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兼报其他批次的理工类、文史类学校及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收的“三校生”,只允许普通中专、中技、职业高中毕业生报考。

10、参加单独招生的考生为什么要参加高考报名?

  保送生(含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的考生)和学校单独招生的小语种、部分参加学校组织文化课考试的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特殊教育等专业,均须参加高考报名,采集考生报名信息并取得考生号。如果考生没有参加高考报名,则不能获得考生报名信息和考生号,招生学校将难以进行录取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等工作。

11、在选报科类时,体育、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普通高校体育类专业招生是以理科生为主、艺术类专业招生以文科生为主。但近几年,部分学校体育类专业开始招收体育文考生,艺术类专业开始招收音乐理和美术理考生。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艺术专业的文化课报名和专业课考试在前,招生计划公布在后。因此,考生在选报科类时,尤其是选报体育文、音乐理、美术理的考生,必须事先与有关高校联系,确认自己的报考科类与学校招生专业的科类相对应时,方可填报,并注意按时参加所报学校的专业课考试。

12、为什么艺术、体育类考生专业课考试报名、考试时要使用考生号?

  艺术、体育类考生参加专业课报名、考试时,一律使用我省统一制作的专业课考试的准考证,该证上有考生本人的照片、姓名、报考科类、身份证号和考生号等。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专业课报名考试使用此证:一是有利于对考生资格的审查,防止考生替考等现象发生;二是学校使用考生号采集专业考试成绩,提高采集成绩的准确性;三是以此证上的考生姓名及考生号建立专业成绩录取数据库,以便录取时投档。

13、为什么体育、艺术专业课报名要使用“两证”?

  凡报考体育、艺术学校及专业的考生,必须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或士兵证)和我省统一制作的专业考试准考证参加专业课报名考试,艺术、体育类考生参加专业课报名、考试时,一律使用我省统一制作的专业课考试的准考证“两证”不全或不相符者不得参加专业课报名考试。因为“两证”是考生参加专业考试报名的有效证件,因此,这类考生必须妥善保存自己的身份证和专业考试准考证。专业课考试报名时,有关高校要登记并核对考生号。考生号一旦有误将会影响专业课成绩登记,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录取。

14、借考手续怎样办理?

  根据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的规定,考生借考地与户口所在地的考试科目和试卷必须完全相同,方可申请办理借考。①、凡因公集体长期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的我省职工及其子女,回户口所在地报考确有困难,要求借考的考生,务必在2008年 12月底前由考生(含考生父母)所在单位报省招办批准后,再与考生(含父母)单位工作地的省级招办联系办理借考手续。②、凡因长期在我省工作的外省职工及其子女,按户口所在地省招办的借考规定办理,持户口所在地出具同意借考的函,于2008年12月前到我省借考所在地的地级招办审批,到指定的县(市、区)招办办理借考手续。借考考生的试卷及有关材料,于2009年6月10日由地级招办通过机要邮寄给考生户口所在地的省级招办评卷、录取。借考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省的县(区)和借考地招办办理报名手续。

15、“三校生”包括哪些考生?

  “三校生”即原来的“三职生”指的是参加全省统考3+专业课综合考试的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的毕业生。

16、“三校生”怎样报考?

  我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单独招收“三校生”。考试科目分专业课和文化课两大类,考试模式为“3+专业课综合”。即:“3”是语文、数学、外语,专业课综合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文化课和专业课综合考试大纲由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负责公布,专业课考试由省教育厅职成处负责组织(具体时间请咨询职成处)。这部分考生一是要参加文化课报名,二是要按时参加文化和专业课考试,三是填报志愿时,只能选择填报招生计划中注明招收“三校生”的学校和专业。

17、考生高考报名后为什么不允许更改姓名?

  以往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结束后,个别考生要求更改姓名。考生更改姓名是每个公民的权力,无可非议。但是,考生在高考报名后,县(区)招办根据考生报名信息建立考生电子档案,同时编排考生号,并制作准考证等。在报名库中,每个考生的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等建立了一个对应关系,这些考生的基本信息作为考生参加考试、录取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等的依据。考生如果在高考报名后更改姓名,会直接导致身份证与准考证姓名不符,从而将不能参加考试;考生如果在考试后更改姓名,造成录取库中考生号与姓名不能对应,会直接影响考生正常参加高校招生录取;考生如果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更改姓名,将会导致考生入学困难,同时造成教育部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中姓名不符而不能取得学籍,毕业后用人单位在学籍库中查不到注册信息,影响考生就业。

  如果考生确需更改姓名,建议在高考报名工作前完成。

18、为什么要实行数码照相采集考生图像?

  考生照片图像信息是考生电子档案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过程中考生身份确认、招生学校新生入校复查的重要依据。完整、准确地采集考生照片图像信息不仅是做好招生考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公正公平原则、维护考生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提高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需要,确保我省招生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减轻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工作中的差错和失误,进一步完善招生信息数据库,提高考生图像质量。

19、今年报名与往年相比有何变化?

  为了维护全省考生的升学权益和社会稳定,2009年省招办加强规范普通高考报名程序和考生资格审查工作,重点治理“高考移民”和违规变更考生民族成份等问题。为切实贯彻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考生切身利益。凡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除填报《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外还要填写:《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学籍审查登记表》、《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户籍民族成分审查登记表》。

20、省内外跨地(县)借读(补习)的考生怎样报名?

  除经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省招生中学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高中“宏志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地报名外,其他考生必须到户口所在县(区)招生办公室参加高考报名。在外省(区、市)或本省范围内跨地区借读或补习的应、往届毕业生,一律回户口所在地的所在县(区)招生办公室办理高考报名手续,不得跨县(区)报名或两地报名。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甘肃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陕西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云南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贵州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四川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重庆市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海南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广西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广东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湖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湖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河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山东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江西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福建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安徽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浙江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江苏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上海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黑龙江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吉林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辽宁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内蒙古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山西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河北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天津市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北京市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2008年王氏优秀特困生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杜玉如师范教育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雷大贞医学教育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名单
    ·2008年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名单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2009年高考保送生高校名单
    ·2009年高考自主招生高校名单
    ·香港澳门高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独立学院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本科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军事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专科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地中高考招生办网站
    ·青海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湖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浙江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云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辽宁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陕西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吉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福建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山东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江苏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广东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河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重庆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天津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上海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
    ·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医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文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农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历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理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经济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管理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工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法学本科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第三批)
    ·军队院校(含武警)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
    ·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
    ·2008年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本科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青海省最新独立学院名单